蛋白尿是否严重需结合病因判断,轻度蛋白尿可能由剧烈运动或发热等生理因素引起,而持续性蛋白尿可能与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相关。
剧烈运动、发热或寒冷刺激可能导致暂时性蛋白尿,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去除诱因后可自行缓解。
青少年常见于长时间站立后出现,卧位时消失,多数随年龄增长自愈,建议定期复查尿常规。
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引起的蛋白尿常伴随水肿、高血压,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泼尼松、环磷酰胺、他克莫司。
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损害导致的蛋白尿需控制原发病,伴有肾功能异常时可能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缬沙坦等药物干预。
发现蛋白尿应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避免高盐饮食并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0.8克左右,伴有水肿时需记录每日出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