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抗生素后发热可能与药物不良反应、病原体死亡释放毒素、合并其他感染、药物热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停药观察、对症退热或调整用药方案等措施。
部分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低热伴皮疹。轻度反应可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严重过敏需立即停用抗生素并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
抗生素杀灭大量细菌时释放内毒素,可能引起短暂发热。通常48小时内自行缓解,可配合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同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
当前抗生素未覆盖的病毒或耐药菌可能导致持续发热。需完善血常规检查,确诊后可联用奥司他韦抗病毒或万古霉素治疗耐药菌感染。
头孢类等抗生素可能直接引起非感染性发热,体温可达39℃但无感染证据。需停用可疑药物,更换为阿奇霉素等其他类别抗生素。
用药期间建议记录体温变化,发热超过72小时或出现寒战需及时复诊。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发热期可进食小米粥等易消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