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后发热可能与免疫力较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中耳炎等因素有关。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多数情况下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抗病原体能力较弱。家长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率,无须用药干预。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可能伴随鼻塞、咽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药物缓解症状。
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可能导致扁桃体炎,表现为高热、咽部充血。需就医明确诊断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治疗。
感冒继发中耳炎时可能出现耳痛、烦躁哭闹。家长需观察宝宝是否频繁抓耳,确诊后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苯酚甘油滴耳液等局部用药。
建议家长每日监测体温变化,发热期间保持宝宝水分摄入,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发热应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