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免疫系统受损而出现的继发感染,常见类型有口腔念珠菌病、肺结核、卡氏肺孢子菌肺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
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白斑或糜烂,可能与CD4细胞计数降低有关,需使用氟康唑、伊曲康唑或制霉菌素等抗真菌药物。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导致咳嗽、低热,CD4细胞低于200/μL时风险显著增加,治疗需联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
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CD4细胞低于200/μL时高发,首选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替代方案包括喷他脒或阿托伐醌。
新型隐球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头痛发热,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是标准治疗方案,后期需氟康唑长期维持治疗。
艾滋病患者应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日常需保持均衡营养并避免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