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多数情况下可以自然分娩,但需根据孕周、感染风险、胎儿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估。处理方式主要有期待治疗、药物促胎肺成熟、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时终止妊娠等。
孕周不足34周且无感染征象时,可卧床休息并监测感染指标,延长孕周有助于胎儿肺发育。
孕周不足34周需使用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促进胎儿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合成,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风险。
破膜超过12小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避免绒毛膜羊膜炎和新生儿败血症。
孕周超过34周或出现感染、胎儿窘迫等情况时,需尽快引产或剖宫产终止妊娠,避免母婴并发症。
发生胎膜早破应立即平卧并抬高臀部,避免脐带脱垂,同时尽快就医评估处理方案,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和胎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