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便血可能由痔疮、肛裂、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等疾病引起,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贫血、感染、肿瘤进展等严重后果。
慢性失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心悸、面色苍白。需通过铁剂补充和原发病治疗改善,可选用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蛋白琥珀酸铁等药物。
肛周破损易继发细菌感染,引发肛周脓肿或败血症。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可选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结直肠癌等恶性疾病伴随便血时,延误诊治可能发生转移。需通过肠镜确诊后行手术切除或放化疗,常用化疗药物包括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
突发大量便血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需紧急输血及内镜下止血。止血药物包括凝血酶、蛇毒血凝酶、氨甲环酸等。
建议出现便血后及时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检查,日常保持高纤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久坐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