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口传播可能引发的皮肤病主要有手足口病、甲型肝炎、轮状病毒感染、疥疮等。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粪口传播是主要途径,表现为手、足、口腔出现疱疹。建议家长注意儿童个人卫生,及时隔离患儿。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干扰素喷雾剂、康复新液。
甲型肝炎病毒通过污染食物传播,可能出现皮肤黄疸、瘙痒等症状。需接种疫苗预防,急性期可使用甘草酸二铵胶囊、水飞蓟宾胶囊、茵栀黄颗粒。
婴幼儿易感的轮状病毒可通过粪口传播,伴随腹泻时可能出现肛周皮炎。家长需加强尿布区护理,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疥螨通过接触传播,间接传播可能涉及粪口途径,表现为剧烈瘙痒和丘疹。治疗需使用硫磺软膏、克罗米通乳膏、苯甲酸苄酯搽剂,所有密切接触者应同步治疗。
预防粪口传播疾病需严格做好手卫生,婴幼儿用品定期消毒,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