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可能发展为尿毒症,但概率因人而异,主要与病情控制、治疗依从性、基础疾病管理及并发症预防等因素相关。
早期规范治疗可延缓肾功能恶化。慢性肾炎患者需定期监测尿蛋白、血肌酐等指标,若未有效控制炎症活动,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可能进展至尿毒症。
严格遵医嘱使用降压药、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是关键。擅自减药或停药会加速肾损伤,增加尿毒症风险,常用药物包括缬沙坦、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会加重肾损害。血压需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血糖达标可减少血管病变,两者管理不善是尿毒症常见诱因。
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会加速肾功能衰竭。及时纠正高钾血症、肾性骨病等问题,必要时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有助于保护残余肾功能。
建议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出现水肿或尿量减少时需立即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