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附睾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主要方法包括结核菌素试验、附睾超声检查、精液结核杆菌培养以及病理活检。
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观察皮肤反应,阳性结果提示结核感染可能,但需排除卡介苗接种史或其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高频超声可显示附睾不均匀增大、结节状改变或钙化灶,典型表现为低回声团块伴后方声影,需与普通附睾炎鉴别。
采集精液或病灶分泌物进行抗酸染色和结核杆菌培养,检出率约30%-50%,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技术可提高敏感性。
手术获取病变组织可见干酪样坏死、朗格汉斯巨细胞等典型结核病理特征,是确诊的金标准,适用于疑难病例。
确诊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避免剧烈运动以防附睾损伤,保证充足营养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