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用药后出现发热可能与药物不良反应、感染诱发、疾病进展、过敏反应加重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药物和病情评估。
部分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药物热,表现为低热伴荨麻疹反复。可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如更换为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地氯雷他定等二代抗组胺药。
病毒或细菌感染既是荨麻疹常见诱因,也可能在免疫抑制用药后加重。伴随咽痛、咳嗽等症状时需排查感染,必要时联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或奥司他韦等抗感染药物。
急性荨麻疹发展为血清病样反应时会出现发热,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需升级治疗如加用泼尼松,或联用孟鲁司特钠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严重过敏反应可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发热伴呼吸困难。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紧急处理可使用肾上腺素、甲泼尼龙和苯海拉明三联疗法。
发热期间建议记录体温变化与用药时间,避免搔抓皮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若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寒战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