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预防心内膜炎可通过规范用药、口腔卫生管理、感染源规避及定期随访等方式实现,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口腔操作、皮肤感染、侵入性诊疗及免疫力低下。
术后需长期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V钾片、头孢氨苄胶囊或克林霉素胶囊,具体用药方案需严格遵循心外科医生指导,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每日使用抗菌漱口水清洁口腔,进行牙科治疗前需提前告知心脏手术史,医生可能建议术前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避免牙龈出血导致菌血症。
避免纹身、穿刺等有创操作,皮肤伤口及时消毒处理,发热超过38℃需立即就医排查感染,进行胃肠镜等侵入检查前应评估心内膜炎风险。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适度进行快走等有氧运动,控制血糖血压在达标范围,流感季节前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
术后患者应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记录瓣膜类型和用药信息,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瓣膜功能,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乏力需及时心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