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多数情况下属于心理障碍而非器质性疾病,其严重程度主要与症状表现、社会功能损害、共病精神障碍、个体心理素质等因素相关。
分离性障碍或转换性症状若仅表现为短暂性肢体麻木、选择性遗忘等,通常预后较好;若出现瘫痪、失明等严重功能性症状则需紧急干预。
社会适应能力受损程度是重要评估指标,能维持基本生活自理者属轻度,完全丧失工作学习能力者需住院治疗。
合并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时会加重病情,需同时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帕罗西汀、舍曲林、劳拉西泮等。
人格基础与应对方式影响预后,具有边缘型人格特征或创伤史患者易反复发作,需长期心理治疗巩固疗效。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并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急性发作期可考虑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但须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