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热多数情况下需要治疗,具体处理方式取决于体温高低与伴随症状,主要干预措施有物理降温、药物退热、病因治疗、并发症监测。
体温低于38.5℃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方法,同时多饮温水促进代谢,避免穿盖过厚影响散热。
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需注意药物禁忌症与间隔时间。
病毒性感冒以对症为主,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出现持续高热、脓涕等症状,需医生判断后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抗生素。
婴幼儿、老年人或发热超过3天者需警惕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改变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发热期间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选择易消化的粥类、新鲜水果等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身体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