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粟粒结节可能由肺结核、尘肺、真菌感染、转移性肿瘤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影像学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导致双肺弥漫性粟粒样结节,常伴随低热、盗汗。需进行抗结核治疗,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
长期吸入二氧化硅等粉尘引发肺组织纤维化结节,多伴有咳嗽、气促。治疗以脱离粉尘环境为主,可辅以乙酰半胱氨酸、糖皮质激素。
隐球菌或曲霉菌感染形成随机分布的小结节,免疫低下者易发。确诊需病原学检查,抗真菌药物可选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
其他器官恶性肿瘤血行转移至肺部,结节多分布于肺外带。需明确原发灶,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化疗或靶向治疗。
发现肺部粟粒结节应尽早就医,避免吸烟及接触污染空气,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结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