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耳导致外耳道破损可通过消毒处理、局部用药、预防感染、避免刺激等方式治疗。轻微损伤通常由工具不当、用力过猛、耳垢干硬、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使用医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家长需注意儿童避免自行操作。生理性损伤无须特殊药物,保持干燥即可。
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预防感染。可能与细菌定植有关,常伴灼痛感。
破损处避免接触水,家长需监督儿童勿抓挠。病理性感染需联合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口服抗生素。
两周内禁止挖耳或佩戴耳机,耳道瘙痒可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继发真菌感染时需联用克霉唑乳膏。
恢复期避免辛辣饮食,出现流脓、发热等症状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日常清理耳垢建议使用专用棉签轻柔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