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肠息肉通常由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不良饮食习惯、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
直径超过5毫米或有癌变倾向的息肉需内镜下切除,常用方法包括高频电切术和黏膜切除术,术后需禁食6小时并观察出血情况。
对于炎性息肉可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合并感染时需用左氧氟沙星,药物可能引起头痛或胃肠反应。
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摄入,每日补充20克膳食纤维,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烧烤油炸,餐后1小时内避免平卧。
单发小息肉切除后1年复查肠镜,高危患者每6个月检查,复查前3天需低渣饮食并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肠。
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每日记录排便性状,出现持续腹痛或便血需立即返院,长期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有助于降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