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周围白色小颗粒可能由皮脂腺囊肿、尖锐湿疣、肛周湿疹、传染性软疣等疾病引起。
皮脂腺堵塞导致囊肿形成,表现为无痛性白色颗粒,通常无须治疗,若继发感染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赘生物,表面粗糙呈菜花状,需通过冷冻、激光或外用鬼臼毒素酊、咪喹莫特乳膏、干扰素凝胶等治疗。
过敏或局部刺激导致的皮肤炎症,伴随瘙痒脱屑,可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或氧化锌软膏,同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痘病毒感染引起的蜡样光泽丘疹,具有传染性,需由医生进行夹除术或外用维A酸乳膏、水杨酸软膏、碘酊等处理。
日常应避免搔抓患处,选择棉质透气内裤,排便后温水清洁,若颗粒持续增大或破溃出血需及时就诊皮肤科或肛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