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感冒发烧可能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干燥、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药物干预、增加湿度、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
冬季流感病毒活跃,鼻病毒、冠状病毒等易通过飞沫传播,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连花清瘟胶囊等抗病毒药物,伴随咽痛、鼻塞症状时需对症治疗。
寒冷天气抑制免疫细胞活性,熬夜或缺乏维生素C会加重防御薄弱。建议保证7小时睡眠,每日摄入猕猴桃、鲜枣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无须药物干预。
暖气房湿度低于40%会破坏鼻腔黏膜屏障,增加病原体入侵概率。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生理盐水喷鼻有助于清洁防护。
受凉后链球菌、肺炎球菌可能引发继发感染,通常表现为黄脓痰、持续高热。需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可选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感冒期间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若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