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血热的症状主要包括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等。症状发展按早期表现→进展期→终末期排列,可能伴随不同阶段的体征变化。
午后或夜间突发性发热伴汗出,汗后畏寒,多因阴阳失衡导致卫表不固。可遵医嘱使用知柏地黄丸、当归六黄汤、大补阴丸等滋阴清热。
手足心及胸中烦热感,夜间加重,常与阴不敛阳相关。生脉饮、天王补心丹、清骨散等药物可改善虚火内扰症状。
津液不足致口腔咽喉干燥,饮水不解渴,多伴口唇皲裂。麦味地黄丸、百合固金汤、玄麦甘桔颗粒有助于滋阴生津。
舌质鲜红无苔或剥落苔,为阴虚火旺典型舌象,可能伴随裂纹舌。需警惕久病伤阴,六味地黄丸、左归丸、二至丸等可调理。
日常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可适量食用银耳、百合、梨子、荸荠等滋阴食材,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中医辨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