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后位属于子宫位置异常的一种类型,主要指子宫体向后方倾斜或倒向直肠方向,可分为先天性生理性后位和病理性后位两类。
部分女性先天子宫韧带松弛或子宫发育异常,导致子宫自然向后倾斜,通常无明显症状,无须特殊治疗。
多次分娩可能造成子宫韧带拉伸松弛,产后恢复不佳时易发生后位,可进行盆底肌锻炼帮助复位。
慢性盆腔炎可能导致子宫与直肠粘连固定,常伴有下腹坠痛、性交痛,需抗炎治疗如头孢克肟、甲硝唑等。
异位病灶在子宫直肠陷凹形成粘连牵拉,多伴随痛经加重、排便疼痛,需手术松解粘连并配合药物治疗。
建议子宫后位女性避免长期仰卧,睡眠时可取侧卧位减轻不适,定期妇科检查监测盆腔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