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积水是否自行吸收取决于病因,少量胸腔积液可能自行吸收,但多数情况需医疗干预。主要影响因素有积液量、基础疾病、机体代谢能力、并发症风险。
少量漏出性积液可能随原发病控制逐渐吸收,如心力衰竭纠正后胸腔积液减少。每日监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判断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恶性肿瘤转移需原发灶控制。疾病未控制时积液持续生成,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持续低热等症状。
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积液吸收缓慢。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联合利尿治疗可改善,需警惕电解质紊乱。
大量积液导致肺不张或纵隔移位时须穿刺引流,避免发生呼吸衰竭。细菌性胸膜炎延误治疗可能进展为脓胸。
出现胸闷气促症状应及时呼吸科就诊,治疗期间保持半卧位休息,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