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症状包括硬下疳、皮疹、黏膜斑、神经损害等,预防可通过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针具、规范治疗感染者、孕期筛查等方式实现。
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硬下疳,多出现在生殖器部位,表面清洁且边界清晰,需通过青霉素类药物如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水剂青霉素进行治疗。
二期梅毒可出现全身对称性皮疹,常伴发热、淋巴结肿大,可能与螺旋体血行播散有关,表现为玫瑰疹、丘疹或脓疱,需使用足量青霉素控制感染。
口腔、生殖器黏膜可能出现灰白色糜烂斑,具有高度传染性,与局部螺旋体增殖相关,需配合医生进行血清学检测并接受规范抗菌治疗。
三期梅毒可导致脑膜血管病变、脊髓痨等神经损害,表现为痴呆、共济失调,与未治疗导致的慢性感染有关,需通过脑脊液检查确诊后强化治疗。
保持单一性伴侣并使用避孕套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血清学筛查,孕妇需接受产前梅毒检测以避免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