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症状较轻时通过调整饮食和补充水分可缓解,严重呕吐腹泻或持续发热需就医。
病毒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的轻度胃肠炎,表现为短暂腹痛、稀便,无须用药,需暂停进食8-12小时并少量多次饮用补液盐。
进食污染食物导致的细菌性胃肠炎可能出现血便、高热,需粪便培养确诊,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
持续呕吐腹泻导致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时,提示中度脱水,儿童及老年人需静脉补液治疗,可配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
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时,可能并发肠穿孔或败血症,需急诊进行血常规、电解质检查并住院治疗。
恢复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及高脂食物,症状完全消失前不宜剧烈运动。婴幼儿患者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一次体温和排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