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耳聋可通过药物治疗、助听器验配、人工耳蜗植入、听觉训练、高压氧治疗等方式改善。神经性耳聋通常由内耳毛细胞损伤、听神经病变、噪声暴露、药物毒性、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神经性耳聋早期可使用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甲钴胺片、前列地尔注射液等,适用于突发性耳聋或血管因素导致的听力下降。部分患者需配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内耳水肿。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轻中度听力损失可通过数字助听器补偿,需经专业验配师调试参数。开放耳式助听器适用于高频下降型耳聋,耳内式助听器适合低频较好者。使用初期需逐步适应环境声,定期清洁维护设备。儿童患者建议家长配合进行言语康复训练。
重度至极重度耳聋患者可考虑手术植入人工耳蜗,通过电极直接刺激听神经。术后需进行3-6个月听觉程序调试和言语康复训练,儿童植入最佳年龄为1-3岁。术前需评估耳蜗发育状况及听神经功能,术后避免剧烈头部运动。
通过声刺激训练提高大脑听觉中枢处理能力,包括频率分辨训练、节奏识别训练等。可使用专业听觉训练软件或由康复师指导,每日训练30-40分钟。配合唇读训练能提升交流能力,老年患者需家属协助坚持训练。
在2-2.5个大气压下吸入纯氧,可增加内耳氧分压,促进毛细胞修复。适用于突发性耳聋发病1个月内患者,需连续治疗10-20次。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耳闷、眩晕等不适,禁忌证包括未经处理的气胸、严重肺气肿等。
神经性耳聋患者应避免接触强噪声环境,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和镁的食物如糙米、深绿色蔬菜。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纯音测听,儿童患者家长需关注其言语发育情况。突发听力下降72小时内就诊可显著提高恢复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