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肌肉僵硬和活动受限,治疗方式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筋膜炎可能与慢性劳损、外伤、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筋膜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疼痛部位多集中在筋膜附着点或肌肉交界处。疼痛可能在晨起或久坐后加重,活动后稍有缓解。疼痛程度从轻微钝痛到剧烈刺痛不等,可能伴随局部压痛感。寒冷、潮湿或过度劳累可能诱发疼痛加重。疼痛区域可能出现皮肤敏感或触痛反应。
筋膜炎会导致受累肌肉出现明显僵硬感,特别是在长时间静止后更为明显。患者可能感到肌肉紧绷、活动不灵活,需要缓慢活动才能逐渐缓解。僵硬可能伴随肌肉痉挛或抽搐,影响日常活动能力。症状在寒冷环境中可能加剧,热敷或按摩后可能暂时改善。严重时可能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筋膜炎引起的疼痛和僵硬可导致肢体活动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特定动作困难,如弯腰、抬臂或行走受限。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导致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症状可能随活动量增加而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代偿性姿势改变,进而引发其他部位不适。
物理治疗是筋膜炎的基础治疗方法,包括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和电疗等。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冷敷适用于急性期消肿止痛。专业理疗师可能采用深层组织按摩或牵拉技术松解筋膜粘连。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慢性筋膜炎效果较好。治疗期间应配合适度功能锻炼,避免过度负荷。
药物治疗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疼痛和炎症。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可缓解肌肉痉挛。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也可辅助治疗。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筋膜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与活动平衡,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日常可进行适度拉伸运动增强肌肉柔韧性,但应避免突然剧烈运动。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有助于组织修复。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选择合适鞋具减少足部筋膜压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复诊,排除其他潜在疾病可能。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