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阴虚可能由先天不足、饮食不当、久病耗伤、热病伤阴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中药调理、作息规律、推拿按摩等方式改善。
建议家长多给孩子食用银耳、百合、山药等滋阴食材,避免辛辣燥热食物。日常可用沙参麦冬炖瘦肉,或制作梨汁藕粉羹。
家长需在中医师指导下选用六味地黄丸(小儿减量)、杞菊地黄口服液、生脉饮等中成药。阴虚火旺者可配合知柏地黄丸。
保证孩子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午间可安排30分钟小睡,夜间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
家长可每日为孩子揉按涌泉穴、三阴交等穴位,配合捏脊疗法。注意手法轻柔,每次10-15分钟为宜。
阴虚患儿应避免剧烈运动出汗过多,夏季注意防暑降温。若出现长期低热、夜间盗汗加重等情况,建议及时就诊中医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