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37.9℃属于低热。发热程度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及超高热(超过41℃),实际判断需结合个体基础体温、测量方式及伴随症状综合评估。
腋温受出汗、未夹紧体温计等因素影响可能偏高,建议擦干腋窝后重复测量,若口腔或耳温仍超过37.5℃则提示发热。
下午、运动后或女性排卵期体温可生理性升高0.3-0.5℃,无其他不适时通常无须干预。
可能与病毒性感冒、尿路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伴有咳嗽、尿频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连花清瘟胶囊。
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免疫疾病等也可能导致低热,需结合抗体检测排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建议发热期间多饮水,避免剧烈运动,持续3天以上或体温超过38.5℃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