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指甲变色、增厚、表面凹凸不平,可能伴随轻微疼痛或瘙痒。灰指甲属于真菌感染,医学上称为甲癣,常见致病菌包括皮肤癣菌、酵母菌等。
指甲可能呈现白色、黄色或褐色,初期多从指甲边缘或前端开始变色,逐渐向根部蔓延。真菌代谢产物沉积导致颜色改变,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联苯苄唑溶液等抗真菌药物。
指甲板因角质层过度增生而增厚,质地变脆易碎裂。真菌侵蚀甲板导致结构破坏,建议保持患处干燥清洁,避免挤压,必要时配合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治疗。
指甲失去光泽,出现横向或纵向沟纹,伴有细小鳞屑。真菌破坏甲板角蛋白所致,需避免与他人共用修甲工具,局部可涂抹特比萘芬乳膏抑制真菌繁殖。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甲周皮肤红肿、按压痛或瘙痒感,提示真菌已侵犯甲床。早期发现时可通过每日温水泡脚、穿透气鞋袜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进行真菌培养确诊。
灰指甲具有传染性,建议出现症状后及时就医,避免抓挠防止扩散。日常注意保持手足干燥,定期消毒鞋袜,不与感染者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