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睡眠障碍可通过规律作息、调整睡眠环境、控制饮食摄入、管理心理压力等方式实现。睡眠障碍通常由生物钟紊乱、环境干扰、刺激性物质摄入、焦虑抑郁等因素引起。
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有助于稳定生物钟,避免昼夜节律紊乱。建议每日同一时间就寝,周末与工作日作息差异不超过1小时。
保持卧室温度18-22℃、湿度50%-60%,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光线干扰。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和高度适宜的枕头。
睡前4小时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及高糖食物。晚餐宜清淡,可适量食用小米粥、香蕉等含色氨酸的食物。
通过正念冥想、腹式呼吸等放松训练缓解焦虑。白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但睡前3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
建立睡前1小时放松程序,如阅读纸质书籍、温水泡脚等。若持续出现入睡困难或早醒,建议到睡眠专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