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造瘘管的护理方法主要有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引流情况、预防感染。膀胱造瘘管通常由尿潴留、神经源性膀胱、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原因引起。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温水清洗造瘘口周围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清洗后保持局部干燥,可使用无菌纱布覆盖。若出现皮肤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建议每1-2天更换一次造瘘口敷料,选择透气性好的无菌敷料。更换时注意观察造瘘管固定情况,避免牵拉或扭曲导管。家长需帮助儿童患者完成敷料更换。
注意观察尿液颜色、量和性质,正常应为淡黄色澄清液体。如出现血尿、脓尿或引流不畅,可能与尿路感染、造瘘管堵塞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处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逆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磷霉素等抗生素。感染可能与细菌定植、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发热、尿液浑浊等症状。
日常应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导管移位,定期复查膀胱功能及造瘘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