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龟头炎和细菌性龟头炎可通过病原体类型、典型症状、分泌物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区分。主要差异包括致病微生物、临床表现、治疗药物选择及复发概率。
真菌性龟头炎多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细菌性龟头炎常见致病菌为链球菌或葡萄球菌。前者与潮湿环境、免疫力低下相关,后者常继发于包皮过长或卫生不良。
真菌感染常见龟头红斑伴白色奶酪样分泌物,周围可能出现卫星状小疹;细菌感染多表现为局部红肿、黄色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可见溃疡或渗液。
真菌性可通过氢氧化钾涂片发现菌丝,细菌性需进行分泌物培养明确菌种。两种类型均需排除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必要时检测HIV等免疫指标。
真菌性使用克霉唑乳膏、氟康唑片等抗真菌药;细菌性需选用莫匹罗星软膏、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混合感染需联合用药,包皮过长者建议择期手术。
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滥用抗生素。反复发作需排查伴侣交叉感染,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并同步处理配偶生殖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