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叮咬后起水泡常见于隐翅虫、蜱虫、疥螨、火蚁等昆虫,水泡可能由虫体毒素或过敏反应引起。
隐翅虫体液含强酸性毒素,接触皮肤后会导致线性红斑、簇集性水泡,伴有灼痛感。可用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口服氯雷他定缓解症状。
蜱虫叮咬可能传播莱姆病,伤口中心出现硬结伴周围环形水肿,形成特征性牛眼疹。需用镊子垂直拔出虫体,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疥螨在皮肤角质层掘隧道的机械刺激及排泄物过敏,会导致指缝、腕部出现丘疹水泡伴剧痒。可外用硫磺软膏、苯甲酸苄酯搽剂进行杀虫治疗。
火蚁毒液含生物碱类毒素,叮咬处会出现红肿热痛,24小时内发展为无菌性脓疱。局部冷敷后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过敏需肌注肾上腺素。
被虫咬后避免抓破水泡,用肥皂水清洗伤口,观察是否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必要时及时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