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可能影响肝功能,常见关联疾病包括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转移等。
甲状腺激素异常可导致肝脏代谢负担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肝细胞缺氧,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胆固醇代谢受阻,可能引发转氨酶升高或脂肪肝。治疗需针对原发甲状腺疾病,常用药物包括左甲状腺素钠、甲巯咪唑等。
抗甲状腺药物如丙硫氧嘧啶可能引起药物性肝炎,表现为黄疸和肝酶升高。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更换为甲巯咪唑或放射性碘治疗。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可能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表现为碱性磷酸酶升高。需联合使用熊去氧胆酸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甲状腺癌肝转移可导致胆管梗阻和肝功能衰竭,需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性碘治疗或靶向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甲状腺疾病患者应每3-6个月检查肝功能,避免饮酒和高脂饮食,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