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可能导致耳朵出血,通常由鼓膜穿孔、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外伤性中耳炎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炎症或外力作用导致鼓膜破裂出血,表现为突发耳痛、听力下降。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分散片控制感染。
脓液积聚压迫鼓膜引发穿孔出血,伴发热、耳闷胀感。需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布洛芬缓释胶囊、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抗炎排脓。
挖耳或异物损伤耳道黏膜出血,可能合并感染。建议清理创面后使用洛美沙星滴耳液、头孢呋辛酯片、云南白药胶囊预防感染。
血液疾病或抗凝药物使用导致出血难止,需排查血小板减少等病因。治疗需停用抗凝药并配合维生素K1注射液、氨甲环酸片、凝血酶原复合物。
出现耳出血应立即停止掏耳等刺激行为,避免污水入耳,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进行耳内镜和血常规检查,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