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脂肪垫萎缩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局部压痛、活动后加重等症状。
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导致无菌性炎症,可能与长时间站立、扁平足有关。建议减少负重活动,使用足弓支撑垫,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塞来昔布胶囊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
跟腱过度负荷引发退行性改变,常见于运动量突增人群。需暂停跑跳运动,采用冰敷缓解肿胀,医生可能开具洛索洛芬钠贴剂、艾瑞昔布片或体外冲击波治疗。
跟骨结节处钙盐沉积形成骨赘,多与足部生物力学异常相关。可通过定制矫形鞋垫分散压力,严重时需考虑关节镜下骨赘切除,配合使用氟比洛芬巴布膏缓解症状。
足跟脂肪垫变薄导致缓冲功能下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选择软底鞋减少冲击,可尝试超声波理疗,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基葡萄糖胶囊营养软骨。
日常避免穿硬底鞋,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运动前充分热身,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红肿发热应及时就诊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