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中风可通过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中风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房颤、脑血管畸形等原因引起。
急性缺血性中风在时间窗内可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发病3小时内效果最佳,需严格排除出血风险。伴随突发偏瘫、言语不清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非心源性中风常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治疗,预防血栓进展。需警惕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服药期间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康复,包括床边被动活动、吞咽训练等。康复周期通常需要数月至数年,与神经损伤程度相关。
大面积脑梗死可行去骨瓣减压术,颈动脉狭窄超过70%需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后需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预防再发中风。
中风老人饮食宜低盐低脂,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康复期每日进行30分钟步行训练,家属需协助预防跌倒和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