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伴大便恶臭可能由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调、感染性肠炎、炎症性肠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抗感染治疗、控制炎症等方式改善。
摄入过量高蛋白或高脂肪食物可能导致消化不良,产生硫化物致粪便恶臭。建议暂时采用低渣饮食,避免奶制品和刺激性食物,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补液盐。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饮食结构失衡会破坏肠道微生态,表现为腹泻伴腐败味。需停用不必要的抗生素,补充布拉氏酵母菌散、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配合膳食纤维摄入。
可能与进食不洁食物或水源污染有关,常见病原体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多伴有发热腹痛。需进行粪便培养,根据结果选用诺氟沙星、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出现黏液脓血便伴恶臭,与免疫异常相关。需结肠镜检查确诊,可能需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等控制病情。
腹泻期间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高热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