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进水引发的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止痛药物、耳部清洁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耳道损伤、免疫力低下、耳部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等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避免脓液影响药物吸收。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罗红霉素等适用于感染较重者,可能与耳道防御功能下降、病原体毒力强等因素有关,常伴随耳痛、听力下降症状。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可缓解耳部胀痛,儿童需在家长监督下按体重调整剂量,避免与其他退热药联用。
家长需用无菌棉签吸除外耳道水分,禁止掏挖耳道。化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建议由医生用吸引器清理,避免损伤鼓膜。
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时佩戴耳塞,避免用力擤鼻涕。儿童患者家长应每日观察体温变化,发现耳后红肿或高热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