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过敏性肠炎可通过回避过敏原、母乳喂养调整、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婴儿过敏性肠炎通常由食物过敏、肠道菌群失衡、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回避过敏原是治疗婴儿过敏性肠炎的基础措施。家长需通过食物日记或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严格避免婴儿接触牛奶、鸡蛋、大豆等常见致敏食物。母乳喂养的母亲需同步忌口相关食物。
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过敏症状时,母亲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排除法。建议家长逐步剔除饮食中可能致敏的食物成分,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保证母乳营养均衡。
对于中重度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西替利嗪滴剂等药物。这些药物可缓解腹泻、修复肠黏膜屏障、调节免疫反应,但需严格遵循儿科医生指导用药。
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更换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辅食添加应推迟至6月龄后,从低敏食物开始,每3-5天引入一种新食物观察耐受情况。
家长需密切观察婴儿大便性状、生长发育曲线及皮肤反应,定期随访儿科和营养科,必要时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或食物激发试验以指导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