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色素性浅麻疹治疗方法有哪些
病情描述:
色素性浅麻疹治疗方法有哪些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郭朝阳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色素性浅麻疹可通过局部药物治疗、光疗、口服抗组胺药物、免疫调节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该病通常与肥大细胞异常增生、遗传因素、过敏反应、免疫系统紊乱等因素相关。

    1、局部药物治疗

    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可缓解皮肤瘙痒色素沉着,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面部等敏感部位。

    2、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组胺释放,每周治疗数次,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3、口服抗组胺药物

    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能有效控制瘙痒症状,肥大细胞稳定剂如酮替芬可预防症状发作。

    4、免疫调节治疗

    对于顽固性病例可考虑使用奥马珠单抗等IgE单克隆抗体,严重泛发者需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治疗。

    日常需避免搔抓、高温环境及剧烈运动等诱发因素,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出现全身症状如潮红、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相关文章
什么药能治好埃博拉病毒
目前没有确认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治好埃博拉病毒,针对感染者只能采用抗病毒治疗以及对症和支持性治疗,主要以预防和控制出血、继发性感染为主。 世界卫生组织曾强调,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一种可安全用于人体的药剂,可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目前治疗过程中,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并针对患者出现的一些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抗病毒治疗主要使用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药物。若存在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使用抗炎、保肝、抗凝止血的药物实施对症治疗。
如何判断自己得了埃博拉
首先,可以通过一些症状判断自己感染埃博拉病毒,多数患者在感染此病毒以后,会在5-10天左右开始发病,最快2天可出现明显症状;其次,可以通过血清检查进行判断。 1.症状判断:感染后患者会出现突发性高热、头痛、咽喉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发病2-3天会有恶心、呕吐、腹泻、黏液便或血便症状。随后病情发展严重,会有出血症状,如鼻出血、肛门出血、呕血、咯血等。 2.血清检查:如果曾经去过疫区,或者接触过感染源,建议尽快到疾控中心或传染病医院,接受血清检查。主要的检查方法包括病毒特异性抗原检查、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查和核酸检查。
埃博拉出血热如何确诊
埃博拉出血热确诊可通过临床症状、一般检查和流行病学史进行诊断。 1.临床症状:埃博拉属于急性起病,发热迅速并发展为高热,头痛、肌肉疼痛、乏力、咽喉疼痛等症状,存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伴随症状。病程进入3-4天后可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消化道症状也会持续加重,伴有不同程度出血症状,如皮肤粘膜出血、咳血、便血、血尿等,部分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多脏器受累和休克症状。 2.一般检查:埃博拉疾病可通过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病毒抗原、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和特异性IgM抗体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3.流行病学史:若来自疫区、21天内曾有疫区旅行史,或曾接触过来自疫区的发热者,以及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尸体、排泄物和被感染动物后,有明显发热症状,需多加警惕。
埃博拉出血热临床表现
埃博拉出血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四肢疲劳、咽喉疼痛、头痛、消化系统不适、肝肾功能受损以及多脏器出血症状。 埃博拉病毒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8-10天,潜伏期内无传染性。早期起病较急,患者会有明显发热症状,并快速进展为高热,伴有疲劳、肌肉疼痛、咽喉疼痛、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病程3-4天进入极期后,患者会发生持续高热,或出现头痛、弥漫性腹痛、腹泻、皮疹、肝肾功能受损等表现,部分患者会伴有牙龈出血、注射或静脉穿刺部位出血、便血、血尿等多部位出血表现。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
埃博拉病毒是什么病毒
埃博拉病毒属于RNA病毒,其病毒传染性、病死率、致病性较高,临床表现以高热、胃肠道不适、出血以及神经精神症状为主。 埃博拉病毒又称为伊波拉病毒,属于RNA病毒,是人畜共患疾病,具有高传染性、高病死率、高致病性的三高特点,感染后死亡率可高达90%。 一般埃博拉病毒早期发病时,会突然出现高热、寒战、乏力、头痛、肌痛等不适症状。当发病5-7天后,皮肤局部有明显皮疹出现,多为无瘙痒的红色弥漫性丘斑疹,多发于面部、颈部、躯干和四肢部位,可导致皮肤脱屑,浅肤色患者尤为明显。 严重者后期可出现出血、胃肠道不适以及神经精神症状,比如便血、阴道出血、咳血、粘膜出血,以及水样泄粪便、脑膜炎、意识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