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低回声结节是超声检查中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可能由肝囊肿、肝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肝癌等疾病引起,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性质。
肝囊肿是最常见的良性病变,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区,通常无症状无须治疗,较大囊肿可考虑穿刺抽液或手术切除。
肝血管瘤是血管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超声显示均匀低回声团块,多数无需处理,巨大血管瘤伴出血风险时可选择介入栓塞治疗。
与肝细胞再生异常相关的良性病变,超声呈低回声伴中央瘢痕,确诊需增强CT或MRI,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随访观察。
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在超声下多表现为低回声结节,可能伴随甲胎蛋白升高,需通过活检确诊,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消融治疗或靶向药物等。
发现肝低回声结节应完善肿瘤标志物和增强影像检查,避免饮酒及高脂饮食,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