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肝病不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的肝病主要有病毒性肝炎、戊型肝炎、血吸虫性肝病、肝包虫病等。
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强传染性,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甲型与戊型肝炎还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表现为乏力、黄疸、食欲减退,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等。
戊型肝炎通过污染水源或食物传播,常见症状为发热、恶心、肝区疼痛。该病多为自限性,重症患者可使用利巴韦林治疗,须做好饮食卫生隔离。
由血吸虫感染引起的肝病通过接触疫水传播,典型表现为肝脾肿大、腹水。治疗需采用吡喹酮杀虫,同时进行护肝治疗,常用药物有水飞蓟宾、双环醇等。
肝包虫病通过犬类寄生虫卵传播,可形成肝脏囊肿。早期多无症状,后期可能出现腹痛、黄疸。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药物辅助治疗可用阿苯达唑。
日常应避免高危行为,注意饮食卫生,接触传染性肝病患者后及时消毒。出现疑似症状需立即就医检查,确诊后严格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