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粘膜斑通常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是麻疹早期特异性口腔表现,可能与病毒直接侵袭、免疫反应、口腔环境改变、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
麻疹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侵入呼吸道后,在局部淋巴组织增殖并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随后侵犯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导致特征性病损。
机体对麻疹病毒产生免疫应答时,T淋巴细胞和抗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可造成口腔粘膜血管扩张及上皮细胞坏死,形成柯氏斑典型病理改变。
发热导致口腔干燥及唾液分泌减少,削弱粘膜屏障功能,使病毒更易在颊粘膜处定植并形成灰白色小点状病损。
麻疹病程中可能合并链球菌等机会性感染,加重口腔粘膜炎症反应,表现为柯氏斑周围充血或溃疡形成。
出现麻疹粘膜斑需隔离治疗,保持口腔清洁,适量补充维生素A,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