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破裂可能导致暂时性听力下降,但通常不会造成永久性耳聋。听力受损程度与破裂大小、位置及是否继发感染有关,常见原因包括外伤、中耳炎、气压伤及异物损伤。
耳道直接受撞击或掏耳过深可能导致鼓膜穿孔,表现为突发耳痛与耳鸣。小穿孔多可自愈,医生可能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严重时需行鼓膜修补术。
化脓性中耳炎可导致鼓膜压力性穿孔,伴随耳道流脓和发热。需使用头孢克洛控制感染,配合苯酚甘油滴耳液消炎,慢性病例需行鼓室成形术。
潜水或飞行时气压骤变可能引发鼓膜撕裂,出现耳闷及眩晕。多数通过避免擤鼻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恢复,大面积撕裂需手术干预。
昆虫或尖锐物进入耳道可能刺破鼓膜,需由医生取出异物。可使用环丙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合并听骨链损伤时需听力重建手术。
避免耳道进水与剧烈擤鼻,急性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促进黏膜修复,若两周未愈或出现眩晕需复查耳内镜评估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