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拉血便可能由肛裂、肠息肉、细菌性肠炎、过敏性肠炎等原因引起,家长需及时观察并就医排查。
排便困难导致肛门黏膜撕裂,血液鲜红且附着于粪便表面。家长需增加孩子水分和膳食纤维摄入,使用红霉素软膏促进愈合,严重时需就医进行肛门扩张术。
肠道良性增生可能引发无痛性血便,血液多与粪便混合。家长需配合医生进行肠镜检查确诊,可通过内镜下电切术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
志贺菌或沙门氏菌感染导致黏液脓血便,伴有发热腹痛。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蒙脱石散、益生菌等药物,注意补充电解质预防脱水。
牛奶蛋白等食物过敏引发肠黏膜损伤,血便多伴湿疹。家长需严格回避过敏原,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氨基酸配方奶粉,必要时口服西替利嗪抗过敏。
发现血便应立即留取样本送检,记录排便次数和伴随症状,避免自行用药,及时儿科或消化科就诊完善便常规、肠镜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