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长期便秘脱肛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脱肛通常由腹压增高、盆底肌松弛、直肠黏膜脱垂、肛管直肠周围支持组织减弱等原因引起。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改善便秘,推荐食用燕麦、西蓝花、苹果、火龙果等食物,每日饮水量应超过1500毫升。
便秘可能与胃肠动力不足、肠液分泌减少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困难、粪便干硬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麻仁润肠丸等缓泻剂。
盆底肌锻炼有助于增强肛门括约肌功能,可采用提肛运动,每日重复进行30-50次,配合温水坐浴可缓解局部不适。
重度脱肛可能与直肠全层脱出、肛门括约肌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肛门肿物脱出、黏液渗出等症状。需考虑直肠悬吊固定术或肛门环缩术等术式。
建议老年人避免久坐久站,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若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至肛肠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