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可能由感冒继发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细菌或病毒感染、过敏性鼻炎等因素引起。
感冒时病原体可能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导致黏膜充血肿胀。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控制感染。
儿童咽鼓管短平直,易因腺样体肥大或气压变化导致通气障碍。建议家长保持患儿鼻腔通畅,必要时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是常见病原体,多伴随耳痛发热。需通过鼓膜穿刺确诊后使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靶向治疗。
鼻黏膜水肿可蔓延至咽鼓管,引发浆液性中耳炎。除抗组胺药氯雷他定外,需同步控制鼻腔过敏症状。
急性期应避免用力擤鼻,哺乳期婴儿保持45度角喂奶姿势,游泳时使用专用耳塞防止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