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口息肉多数情况无须摘除,是否需病理检查取决于息肉形态特征。处理方式主要有观察随访、药物控制、手术切除、病理送检。
直径小于5毫米且无症状的息肉可定期复查,每6-12个月进行妇科检查及超声监测,若出现异常出血或增大需进一步干预。
伴有炎症的息肉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保妇康栓等药物,可能与慢性宫颈炎或激素水平波动有关,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或分泌物增多。
直径超过10毫米或反复出血的息肉建议行宫颈息肉摘除术,高频电刀或冷刀锥切是常用术式,术后需预防感染并禁性生活1个月。
怀疑恶变时需病理检查,快速生长、表面溃烂或质地坚硬的息肉可能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确诊后按分级采取相应治疗。
术后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建议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并控制雌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