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疼伴随脓液流出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胆脂瘤型中耳炎等疾病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口服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可清除脓液,避免使用棉签深入掏挖。外耳道炎患者需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适用于细菌感染。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有关,常伴听力下降、耳闷胀感。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罗红霉素等口服抗生素用于严重感染。急性中耳炎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出现发热、耳痛加剧等症状。
鼓膜修补术或乳突根治术适用于鼓膜穿孔超过3个月不愈或胆脂瘤病例。胆脂瘤型中耳炎与上皮组织异常增生相关,典型表现为恶臭脓液和骨质破坏。
治疗期间避免游泳或耳道进水,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解,若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