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治疗对怀孕5个月的孕妇可能造成胎儿感染、流产、早产或先天性梅毒等影响,需根据孕妇感染阶段、治疗时机及药物选择综合评估风险。
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孕中期感染可能导致胎儿肝脾肿大、贫血或全身性感染。青霉素是唯一推荐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
未经治疗的二期梅毒孕妇流产概率较高,规范使用苄星青霉素可降低风险。治疗期间需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
晚期梅毒可能诱发胎盘炎症导致早产。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时需配合胎监,出现宫缩需及时干预。
孕20周后治疗仍可能发生胎儿骨骼畸形、 Hutchinson三联征等后遗症。产后需对新生儿进行血清学检测及预防性治疗。
所有梅毒孕妇均应接受规范的青霉素治疗,禁止使用多西环素等胎毒性药物,治疗期间每周监测非螺旋体抗体滴度并加强产检。